最近几天,美国及国内关于口罩等防疫物资的新闻不断,很多外贸人感觉一片混乱。今天我们从美国和国内分别来梳理下。
热点一:CDC列出最新100+中国口罩企业检测结果
5月12日,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发布了一篇名为《NPPTL Respirator Assessments to Support the COVID-19 Response》关于中国口罩检测结果的公告。
公告列出了100+中国口罩企业,包含企业名称、产品类型、执行标准及检测结果等,其中存在部分问题产品,建议出口商予以特别关注。
以下为美国CDC对中国口罩检测结果部分截图:
5月7日,美国FDA更新了针对中国生产的未获NIOSH认证的口罩获得EUA授权的文件,获得FDA认可的中国生产的非NIOSH认证的口罩只剩下14个厂家。
与之前发布的获准企业名单相比,这次发布的获准企业名单不增反降,并且进行大幅度删减。美国FDA表示这些被移除的制造商生产的口罩无法针对新冠病毒提供足够的防护。
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5月1日公布取得美国EUA准入的非医用口罩生产企业共有45家,这就与5月7日美国FDA发布的EUA 14家中国口罩企业存在矛盾。
也就是说,至少有31家非医用口罩厂家虽然列入了中国出口白名单,但已经被美国FDA移除出EUA名单!(划重点!)
对于这部分企业还能否正常出口美国?建议外方保持密切沟通。
以下为美国FDA紧急使用授权(EUA)中国标准的口罩企业名单:
热点一:海关总署公布16家出口防疫物资不合格企业名单
5月9日,海关总署公布全国海关近期查发出口防疫物资质量安全不合格批次清单,点名16家出口企业和与其相关的生产企业。
总署表示,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的特殊时期,为深化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对于在出口环节查获的霉变、残损、受污、超出保质期以及经实验室检测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的防疫物资,海关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符合刑事立案标准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外,还将采取下调信用评级、提高查验比例、依法暂停或取消有关资格资质、曝光违法违规信息等多种惩戒措施,使其“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热点二:全国暂停口罩等6类防疫物资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及热点问题解答
同一日,义乌市商务局出台《关于暂停市场采购出口特定防疫物资的通告》。

通告表示,5月10日起,全国范围将暂停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等医用物资和非医用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