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是“陶”和“瓷”的总称,是一种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和制品,它在人类生产的历史上已有数千年历史。瓷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之一,最早烧造的瓷器就是从陶器延续而来的。传统上,陶瓷的概念是指所有以黏土为主要原料与其他天然矿物原料经过适当的配比、粉碎、成型并高温焙烧情况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后,形成的坚硬物质。
国际上通用的陶瓷(Ceramics)一词在各国并没有统一的界限。在欧洲某些国家中,陶瓷一词是指包括各种陶瓷在内的广义的陶瓷。德国陶瓷协会认为“陶瓷是化学工业或化学生产工艺的一个分支,包括陶瓷材料和器物的制造或进一步加工成陶瓷制品。”美国和日本等国把Ceramics一词看成包括各种硅酸盐材料和制品在内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通称,不仅指陶瓷,还包括水泥、玻璃、搪瓷等材料。
金属陶瓷英文单词cermet或ceramet是由ceramic(陶瓷)和metal(金属)结合构成的。金属陶瓷是一种复合材料,它的定义在不同时期略有不同。如:
有的定义为由陶瓷和金属组成的一种材料,或由粉末冶金方法制成的陶瓷与金属的复合材料。
《辞海》定义为:由金属和陶瓷原料制成的材料,兼有金属和陶瓷的某些优点,如前者的韧性和抗弯性,后者的耐高温、高强度和抗氧化性能等。
美国ASTM专业委员会定义为:一种由金属或合金与一种或多种陶瓷相组成的非均质的复合材料,其中后者约占15%~85%体积分数,同时在制备的温度下,金属和陶瓷相之间的溶解度相当小。
从狭义的角度定义的金属陶瓷是指复合材料中金属和陶瓷相在三维空间上都存在界面的一类材料。
金属陶瓷既保持了陶瓷的高强度、高硬度、耐磨损、耐高温、抗氧化和化学稳定性等特性,又具有较好的金属韧性和可塑性。由于"金属陶瓷"和"硬质合金"两个学科术语没有明确的分界,所以具体材料也很难划分界线,从材料的组成看,"硬质合金"应该归入"金属陶瓷",IE. Campbell就将"硬质合金"归入到"金属陶瓷"
陶瓷制品种类繁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的按其材料的结构和基本物理性能来分类,有的按其所用原料、组成或用途来分类,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方案。目前,有两种比较普遍的分类方法。
陶瓷按概念和用途可分为普通陶瓷和特种陶瓷。普通陶瓷即为陶瓷概念中的传统陶瓷,这一类陶瓷制品是人民生活和生产中最为常见和使用的陶瓷,根据其使用领域不同,又可分为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化工陶瓷、化学瓷、电瓷及其他工业用陶瓷。普通陶瓷以外的广义陶瓷概念中所涉及的陶瓷材料和制品即为特种陶瓷。特种陶瓷是用于各种现代工业和尖端科学技术所需的陶瓷制品,有的国家称之为“精密陶瓷”,根据其性能及用途的不同细分为结构材料陶瓷和功能陶瓷。